宋翰林,男,汉族,1975年出生,2000年12月参加工作,现为天电集团长控公司成套制造部母线组组长。他钻研技术,爱岗敬业,多年来,通过小改小革解决10多项加工技术难题,是名副其实的企业高技能人才。2019年获甘肃冶金机械行业“金牌工人”;2021年获天电集团“天电工匠”;2022年获甘肃电气集团“甘肃电气工匠”;2023年获甘肃电气集团“先进个人”。2024年获“甘肃电气劳动模范”荣誉称号。

宋翰林一直从事成套母线测量、加工和安装工作。在师傅的言传身教下,他勤学苦练,技艺渐进,每当遇到难题,总是虚心向师傅求教,并记下笔记,下班后再查找资料,仔细研究,直到彻底弄明白为止,很快便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。他多次代表长控公司参加技能大赛,相继获得省冶金机械工会“金牌工人”,天电集团、长控公司技能比武“第一名”等荣誉,多次被长控公司及上级单位评为先进个人和生产标兵。
作为一名高技能人才,宋翰林勤于动脑,善于钻研,对解决技术难题有着锲而不舍的韧劲。每当生产加工中碰到问题,他都会记在心上,将其作为技术革新的选题,运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,通过小改小革加以解决。多年来,他创新的小发明、小革新有10多项,如水平母线测量与制作、三排双层母线装配法、母排打立弯方法等。直接解决了生产中实际问题,做到了高效、实用、经济,受到工人师傅们的欢迎,不仅在本部门得到广泛应用,还被推广到其他单位,解决了大量生产难题,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。2022年3月,榆林杨伙盘项目中,由于节能装置元件没有到位,影响了项目进展,受疫情影响,不能去现场测量母线,宋翰林积极与现场人员联系,视频测量了几个关键位置的尺寸,参照几张照片,根据柜体结构,不到一天时间便完成了母线的加工图纸,并在现场一次安装成功。2023年5月,在完成浙江山鹰纸业项目时,宋翰林结合实际提出用母排连接代替软线连接,节约了材料和成本。7月,客户定制抽屉柜要求抽屉都要用铜排制作。抽屉柜品种多,空间有限,按照平时的走线无法实现正常装配。宋翰林创新了装配方式,解决了互感器装配、母线相间距离不够等问题。宋翰林勤于学习,利用业余时间,制作了水平母线的模板,运用CAD绘图功能对母线进行分层,再用提前编辑好的模块,在水平图上安排位置。母线规格大小不同,开孔也不同,他用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孔,在画好的水平母线上进行标注时,不需要反复订正对孔的大小,而是根据颜色进行标注,校核时一目了然,速度提高了10%,正确率达到了96%以上。他设计的母线预制方法在浙江山鹰纸业项目、内蒙古万瑞项目、胜华新能源项目、山西中阳项目、宁波力勤项目中得到了推广应用,提高了母线测量精准率和出图正确率,为公司节约了成本,也为公司售后节省20余万元。利用此模板,他在2023年9月劳动竞赛中获得一等奖。宋翰林深知“一枝独放不是春,百花齐放春满园”的道理。在提高自己的同时,将自己的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,将关键技术与加工心得与同事共享。在他的精心调教下,他的徒弟迅速成长,现已成为制造部“主力队员”。他所在的班组也形成了学技术赶先进的良好氛围,整体技术水平处于领先,涌现出多名生产好手,保证和促进了公司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,2020年被省总工会授予“创新型班组”称号。多年来,宋翰林始终把服务大局、服务现场、服务职工作为自己的追求,每次分配任务,他都要根据产品加工难度、工时肥瘦、设备状况及员工操作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综合平衡,力求做到公平公正,既保证了加工进度和产品质量,又满足了员工的愿望。特别是在生产任务减少,员工的收入也随之减少的时期,他始终把职工的冷暖放在心上,每天“盯”在现场,在参与班组生产的同时,听取员工心理诉求,耐心进行说服开导,尤其是在员工遇到困难的时候,他都会打电话或上门慰问,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员工解决问题,成为员工信赖的“贴心人”。像许许多多劳动者一样,宋翰林同志是平凡的,他的岗位也是平凡的。他用平凡集聚力量,用平凡筑就伟大。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”,宋翰林始终在学习与探索的路上,发挥执着专注、精益求精的精神,刻印着能工巧匠一丝不苟、追求卓越的身影。今后工作中,他将牢记初心使命,不负青春韶华,以实际行动在工作中做出更大的贡献。